(本网讯)1月15日,我校中国古兵器文化展室举行揭牌仪式,正式面向全校师生和社会开放。校长刘卫国、副校长赵红星、纪委书记许尚年等学校领导出席了揭牌仪式。
中国古兵器文化展室是中国兵器文化研究中心建设中国古兵器博物馆的前期实践。赵红星与许尚年共同为中国古兵器文化展室揭牌,随后学校领导刘卫国、赵红星与许尚年等参观了展览,听取了学生的解说。20多位职能处室负责人,部分学院领导和人文学院全体教师、研究生参加了活动。
展室陈列以冷兵器的“十八般兵器”为主题,分为图片、实物、文献和影像互动四个展区,翔实介绍了“十八般兵器”的来由和各自的历史演化,陈列的钢铁手工打造的“十八般兵器”熠熠生辉,展柜部分则展示了部分珍贵的出土文献及构造结构绘图,以及目前中国古兵器研究的文献资料和大众传播介质。
揭牌活动由人文学院院长、中国兵器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冯希哲主持,他向与会人员从学术推进、教育功能、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支撑、兵工精神研发等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兵器文化研究中心“十三五”期间的主要工作计划。
刘卫国听取汇报后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我校是一所具有鲜明兵工特色的高校,中国古兵器文化展室的开放提升和丰富了学校的内涵与特色,兵器文化的研究与兵工精神传播对于大学名片塑造、大学形象展示与大学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对1840年以前中国古兵器的深入研究,也会对我校工科现代兵器的研究带来启示。他希望中国兵器文化研究中心按照工作计划尽力推进,争取早出高质量成果,多出高水平成果,切实发挥对我校大学文化品牌建设和兵器特色的支持,也期望能探索出一条人文与科技紧密结合的新路,服务于学校的特色学科建设。
揭牌仪式开始前,举行了中国兵器文化研究中心顾问聘任仪式。校党委副书记、中国兵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于孟晨向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屈希望先生颁发了聘书。屈希望长期致力于古兵器的手工钢铁锻打制作,属于第三代传人,被新闻界誉为“白鹿原上最后一位铁匠”。他的作品“十八般兵器”多次参展获奖,并被省市群众文化单位和博物馆收藏。于孟晨在肯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使命的同时,强调了将非遗传承引入我校对大学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和兵工高校形象塑造的意义。
中国兵器文化研究中心定位于建构国内有特色有较大影响力的兵器文化研究基地和兵工教育发展基地。中国古兵器文化展室将承担着兵器文化传播功能,展室位于人文学院办公区教4楼5层。2016年校庆期间,中心还将开展系列“兵器文化周”宣传活动。
文/图:薛龙 乔广安 编辑: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编辑:仇倩倩